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地理与环境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4-09-26   点击数:

教学质量是本科教育的生命线,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教学过程监控,就是根据预定的标准,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及最终结果达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为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暂行规定。

一、指导思想

遵循本科教育规律,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既重视常规课堂教学监控,又重视实践教学的监控;既体现本科教育思想和观念,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达到全面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教学质量保障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其任务就是发现偏离于计划目标的误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发生的偏差,从而确保教学任务与培养目标的实现。

2.多元性原则。建立学校主管部门引导,院系学术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参与,师生共同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

3.系统性原则。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等多方面,同时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管理等有关,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4.全程性原则。教学质量主要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质量保障体系统应能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

三、主要目标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从教学中各个具体环节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明确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质量标准,并采取多种手段切实做到对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具体见下图:


、教学质量监控督导领导小组

1.组长:刘宇峰

2.成员:郭玲霞、韩申山、杨军军、王建兴、赵敏宁、董莉丽、杨波

检查并了解学院办学定位、思路及对人才培养的贯穿落实情况,对学院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做出决策。

负责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计划制定与修订、教材建设的监控。

对学院教学决策重大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咨询建议。

根据学校、学院制定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具体安排进行听课,并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考评何反馈。

落实执行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措施,分析何反馈教学信息。

将教学质量监控贯穿于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

对所有任课教师备课、教学效果、作业、辅导及参与教研教改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结合年度考核,主要考评教师的教学纪律、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地理与环境学院

                                                                             2024年9月